各教学院: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持续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根据《四川省教育系统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工作方案》安排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实际,决定开展“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办好学生资助实事,坚持统筹安排与自发参与相结合,突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讲好学生资助故事,展示学生资助成效,展望学生资助未来,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安排
(一)“学四史·育新人”知识竞答活动(5月20日—6月10日)。以“四川学生资助”“四川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开展四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学生资助政策、诚信征信、防诈骗等知识竞答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国,深入了解各项国家资助政策,培养学生诚信理念和防诈骗意识,努力营造感恩、励志、诚信、担当的良好氛围,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活动期间,各教学院要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踊跃参与。
(二)“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征集活动(4月20日—5月26日)。组织发动广大师生,以“初心”“同行”“关怀”“诚信”“感恩”等为主题,采用历史重现快闪、歌曲 MV、微电影等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形式制作微视频。“初心” 内容结合学生资助发展历史,展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探索实施一系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学生资助政策的初心故事;“同行”内容结合各地各校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展示各级党委政府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及取得的成效;“关怀”内容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展示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诚信”内容结合学生诚信使用资助政策,展示学生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感恩”内容结合受助学生感党恩、知党心的感人故事和学生受助后反哺社会的感恩行动,展示受助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视频时长 3分钟以内,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MP4格式,高清1920*1080 横屏拍摄。视频作品以学院为单位报送,各教学院自愿报送1个作品。报送时间:5月26日前;报送要求:邮件标题注明“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报送学院”字样,每个作品应附说明文档,包括视频标题、简介、作者姓名、学院、联系方式等信息。学工部将对各教学院推优上报的作品进行评选,分别设一等奖1名、奖励2000元;二等奖2名、奖励1500元;三等奖3名、奖励1000元;优秀奖若干,获奖作品将颁发荣誉证书。学校对所有作品拥有使用权,并将遴选优秀视频作品并通过学工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展播。
(三)“感党恩·诉心声”跟踪回访活动(5月—7月)。各学院要以“感党恩·诉心声”为主题,跟踪回访历届受助学生特别是毕业学生,引导受助学生谈党恩、抒情感、明方向。活动期间,所有在校受助的学生本人在“四川教育发布”“乐山师院·易班”微博等平台带“#我对党有话说#”话题进行报送,平台将对优质内容进行推送。报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跟踪回访受助学生时,要重点关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获得者;重点关注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受助学生,尤其是服务艰苦边远地区、助力脱贫攻坚、献身绿色军营、投身抗疫一线等受助学生;选取的获奖受助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四)“学榜样·展新风”典型宣传活动(5月—12月)。各教学院挖掘出历年受助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通过事迹分享报告、微信公众号推送、编辑成书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展现优秀受助学生的奋斗历程、精神风貌,积极发挥育人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聆听榜样故事,汲取榜样力量,向标杆学习,与先进同行,奋发进取,不懈努力,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学校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育人活动,一是通过学工部官网、官微、海报等方式宣传2019-2020学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同学,并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涵同学作为优秀代表推荐至教育厅,编辑出版《追梦•逐梦—2021年四川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二是开展 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颁奖典礼暨2021年学生资助大使聘任仪式;三是将2021年度获得邦泰自强成才奖学金成才标兵的同学,通过学工部官网进行大力宣传,树立榜样;四是组织开展邦泰奖助学金颁奖典礼等。各教学院结合学院情况,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全校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自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
(五)“强管理·提效能”服务提升行动(5月—12月)。围绕考试招生、暑期等时间节点,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印制《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给大学新生。开通学生资助咨询电话,从7月1日—9月15日集中接受学生及家长政策咨询。依托“四川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四川学生资助网等平台,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提供政策查询、在线办理等服务。
(六)“强能力·担使命”素质提升行动(5月—12月)。组织发动院系学生资助大使开展“四个到位、五个严禁”践行活动(四个到位:用心学习到位、耐心宣传到位、细心工作到位、爱心服务到位;五个严禁:严禁因任何主观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遗漏;严禁评定过程中搞平均主义、轮流坐庄、优亲厚友、拉票、受贿或设置任何附加条件,严禁公示和泄露受助学生敏感隐私信息;严禁截留、挤占、挪用、骗取、套取学生资助资金;严禁向学生索要资助金或保管学生银行卡),以发倡议、谈体会、找差距、树先进、警示教育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资助管理干部自觉知底线、存敬畏,着力打造一支风清气正、乐学善学、干事创业的学生资助管理队伍。举办学院学生资助大使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及业务培训。
三、工作要求
(一)认真部署。各教学院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学院实际,明确总体宣传思路,认真梳理统筹策划,做好信息宣传、采集、编辑和报送工作。学校将充分发挥教育融媒体矩阵传播优势,密切联系各主流媒体,适时发布系列报道,推荐上报各学院典型亮点做法。各教学院要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及特色做法报送学工部学生资助中心。
(二)创新形式。各教学院要拓展渠道,鲜活表述,综合运用图文、视频、演讲、访谈等形式,充分调动声音、影像、漫画、摄影、评论等要素,生动活泼地将学生资助成效进行直观呈现,提升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
(三)注重实效。各教学院将资助育人贯穿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及主题宣传活动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实效。
联系人:黄渝婷
联系电话:0833-2277067
报送材料:“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作品请于5月26日前报送至学工部数据提交系统“咏初心•忆资助”微视频文件夹;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及特色做法相关材料请于11月20日前报送至学工部数据提交系统2021年资助育人开展情况及特色做法文件夹;“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统计表请于6月22日前报送至学工部数据提交系统。
附件:“红心向党 资助同行”学生资助主题活动汇总表 .xlsx
党委学生工作部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