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肖苗)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12日至18日,我校学工部选派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童瑶、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肖苗,赴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由该校中共党史党建学院主办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与素养提升专题研修班(第二期)”。
1月13日,研修班顺利开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宋学勤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讲话。
随后,宋学勤教授从明晰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推进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建强新时代意识形态主阵地三个角度讲解了《加强辅导员政治能力建设,厚植三全育人思政根基》。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吴庆从理解共青团组织的本质职能、掌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链条、把握共青团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激发共青团干部的核心动力四个方面讲解了《高校辅导员共青团活动策划与组织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建党史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围绕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任务等方面讲解了《意识形态安全与教育的责任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翟小宁从科教兴国战略、现代化建设等内容讲解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教授胡邓从了解Z时代、面对现实、问题识别、有效应对等方面讲解了《学生心理问题研判与辅导员自我压力调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部长杨子强从分析真实的学生、理解真实的诉求、辨别真实的风险、推动真实的改革等内容讲解了《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超越》。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陈姚从辅导员的科研困境、科研原则、科研要诀等方面讲解了《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拓宽队伍思政育人新路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级教授、国家二级教授彭向刚围绕理解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内容、辅导员职责与定位等内容讲解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陶行知学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王旭明从校园危机事件切入,围绕媒介素养、公共关系与传播等内容讲解了《校园突发事件处理与网络舆情处置》。
除理论授课外,研修班还组织辅导员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子监开展实践研学。通过参观学习,辅导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同时,在国子监的实践研学中,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为将传统文化融入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1月17日下午,研修班结业典礼隆重举行。我校两位参训辅导员表示,此次培训既拓宽了理论视野,又提升了实务能力,未来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积极探索“大思政”格局下的育人新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