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起航,青春无悔
—让特教之梦在乐师开花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吴开文
吴开文,女,汉族,1996年10月出生,共青团员。2015年9月进入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育康复专业学习。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建行杯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同时获得四川省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萌梦
时光将青春酿成一坛老酒,埋在那年武珈山上的花影下。那些关于青春的故事,总能飘起梦想的炊烟,终于老酒在岁月里弥香,梦想在乐师里飞扬。人起初在幻想里彷徨,留下梦想禁锢在孤寂的心房。我,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女生。刚进入大学时并不起眼,那时的我心中只是想做一个认真学习,不迟到早退,考试不挂科的学生。我以为只要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做到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便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了。直到一次实践见习来到特殊教育学校,看见那些特殊需要的儿童,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的内心荡起了别样的涟漪,我开始真正懂得特教专业的意义,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是多么需要我的爱心与耐心。那天我找到了生活的目标,找到想要前往的方向。我知道只有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才可以真正让那些孩子幸福快乐。从那时开始内心种下了梦想之花,特殊教育事业是我毕生的梦想,我要为特殊教育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开始了学习特殊教育之路。
追梦
梦想在搏击中展示出风采,在奋斗中绽放出花朵;在激流中散发出人生的精彩。大一的我开始喜欢上了特殊教育,为此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大赛中我当着学院领导、老师、同学的面坚定勇敢的说出以后想当一名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特殊教育教师。那次比赛中我取得了三等奖,评委老师的肯定更增添了我追逐梦想的信心。我深知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也知道成功是没有捷径可以走,对待大学的每一门课程唯有全力以赴才可以做到不为梦想拖后腿,通过我的不懈努力,连续三年各科成绩均位于年级前列。大一、大二连续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大三那年更是获得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四川省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深知课内的学习只是基础中的基础,课外实践必不可少,所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作为教育康复专业的学生,我积极寻求提高自己康复技能水平。在大一下学期,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儿童康复中心动作康复训练小组。为康复中心的特殊儿童进行每周两次的动作康复个别化训练,同时每周四到乐山特校为培智班学生教授康复训练集体课。这一呆便是2年半,在这期间我兢兢业业,努力刻苦,因为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便是让这些孩子拥有与正常儿童幸福快乐的笑脸。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手中的三个个案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个案亲人们的肯定给了我巨大的动力。
除了在儿童康复中心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以外,我还加入了庆瑶阳光工作室,一个专门为特殊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的团体,每个星期都会组织志愿者活动来关注特殊群体。认真工作的我在大三通过竞选顺利当上工作室副理事长,在校内成功组织并实施了国际助残日、自闭症日等关爱特殊群体的大型活动,得到老师同学一致好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关爱特殊人群。在工作室期间的活动给了我更多机会去接触特殊群体,在一次次的志愿者活动中我积极参与,风雨无阻使我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事业不仅仅是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它面对的应是广大特殊需要人士。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特殊人士这一类群体以及发扬庆瑶阳光工作室“阳光天使,我心飞翔,有爱无碍”理念,让工作室能够继续服务于社会群体,服务于特殊教育。同时也希望将庆瑶的阳光自信,坚韧奋发,一代又一代传递,2018年我以项目课题《庆瑶阳光工作室》参加“建行杯”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大赛铜奖。这个荣誉不止是属于我的团队更是庆瑶阳光工作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结果。于此同时这个荣誉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它鞭策着我要继续关爱残疾人群,为实现“残儿不残,障而无碍”的目标而奋斗。
在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大三那年我参加了乐山师范学院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经过汗水的洗礼后我的项目《嘉州阳光青年融合工作坊》获国家级课题。在确定这个课题之初,我不确定自己可以成功但是指导老师的鼓励,团队成员的相互扶持给了我巨大的自信。为此我努力奋斗着,与成员们参与社会调研,分析数据,走访各个特校和康复中心。中间也曾经历过挫折失败,但一次次打击并没有击垮我,相反使我愈发的强大。因为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想让社会更多的人士关注特殊群体。
放梦
梦已起航,心不在流浪。现在的我已将学习特殊教育的视野放向了国际,我认为学习国际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可以拓展我的视野,延伸已有的特殊教育知识。与此同时特殊教育学院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启动了交换生项目。经过笔试、面试双重选拔,我成功成为了赴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学习的交换生之一。这次的机会是难得的且十分有意义。在帕大,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交换生而羞于与那边的老师请教问题相反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向老师提问。面对文化差异,在与老师沟通时会因一些术语产生分歧,但老师的耐心解释让分歧顺利解决也让我更有信心与老师分享交流中国的特殊教育,在彼此的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感受国际特殊教育魅力。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以外,我还参观了当地专门特殊儿童的幼儿园、康复机构,深入了解捷克特殊教育办学理念,课程结构等甚至加入他们教学活动中,在课程教学中更加深了我对特殊教育的进一步理解。在帕大这几个月的交流学习带给我很大的感触,更加固了我学习特殊教育的信念,并深知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还需走很远,明白现在只是离梦想稍微前进了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但我心中自始至终都有一颗特教梦。
我,还是那个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喜欢安静的女孩,但从接触特殊教育时起,多了一个梦想,为这个梦想鼓帆远航。青春不会要求回报,只是默默地望着我们淡淡的一笑,青春继续,梦想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