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琴):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0日访问量: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李琴,女,汉族,199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文学与新闻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国家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校设一等奖学金两次,校设二等奖学金一次。获讯飞杯口语二等奖,乐山市创文明城三等奖等竞赛奖。参与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曾代经管学院老挝班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参与正式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14次。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校园学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在我看来,身边优秀的人很多,他们的闪光点更值得自己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努力过、尽兴过,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成长才是激动人心的。

好学肯钻,一定有出路

其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因为调剂我才读了这个专业。但是我对此并不在意,因为我坚信: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肯学、好好学,一定会有出路!所以我在大一时就为自己定下了近期远期的目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口就业有一些难度,而且专业课程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语言敏感度,因此具有挑战性,但是我没有退缩,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问题越难,我就越想搞明白。于是,图书馆成为了我的“大本营”。从大一开始,我就喜欢图书馆独处的时光,享受思想在沫若图书馆的上空飘得很远很远……

专业课程的内容随课程开展逐步深化,需要更加丰富的阅读量,更多的理解与记忆。如果跟不上就会越学越乱,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选择立马调整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尽快整理,理解知识点,概括总结上课内容,然后做成思维导图或大纲为自己理清思路,并且坚持课后复习。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中,感觉到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更让我开心的是,一些早期复习中梳理出的疑问,在复习迭代和知识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迎刃而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勤奋的努力,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这让我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

对外汉语教师的使命感

随着年级和专业水平地提高,大三的时候获得了给留学生代课的机会,经过任务分配,负责老挝班“中国文化课”课程的教学任务。尽管有过一对一的为留学生辅导和语文英语教学的经验,但是拿到任务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因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语文、英语教学的思路,这样的压力使我决心要好好准备。

在开始时我请教了老师和在职的师兄,获得一些思路。对于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汉语课堂中的问题,我一直未想到办法。在偶然滑动手机网页时,如今流行的短视频启发了我,思考后决定将有关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短视频进行主题式的剪辑,并将不同的题材进行整合作为教学素材,再串联汉语词汇、语言点、功能项目,进行听、说、读、写的融合式教学。出乎我意料,课堂中留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样的兴趣也促进了其他语言要素的学习。与留学生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而且收获了更难能可贵的友谊与信任!

课题研究是宝贵的经历

在我看来,正是这些课题研究的紧迫感激发了自己的潜力。思路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加深自己对所学专业的价值理解,而且为我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如果说让我为学弟学妹们提一个建议,那么就是一定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这个过程会提升执行力,会激发创造力,任何比赛都是重在参与,就算最后不拿奖也没关系。大二时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课题研究,那时还是操作新手的自己,欠缺许多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在聂小丽老师的逐步引导、点拨和帮助下,形成了最终的项目申报书。项目进行要求要不断关注研究热点、不断调整、大量搜集资料等等。这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这对于刚入门的我来说,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这时时刻刻地考验着一个人的耐心和韧性。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老师常常给我分享与课题相关的前沿动态的推文,让我有机会了解课题的近期热点。同时自己也不断调整心态,发挥韧劲儿,大量地阅读文献,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

渐渐地,项目也顺利进行下去。对于汉彝文化融合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而且为解决“如何促进汉族彝族文化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提供了一些有效机制,同时也为我校所在地与周边的马边、峨边彝区融合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

最后,在成果之上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最终撰写出了专业相关的论文,实现了成果的量化。这次尝试刷新了我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光鲜亮丽的成果背后尽是过程的琐碎与艰辛。做课题研究不容易,但却让人很有收获感。今后每一个设想、大大小小的困难,都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多么不易。

尝试与取舍

在追求专业学习精深的同时,也不断地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此拓展大学生活的深度。游泳、阅读、吉他弹唱、尤克里里是我的兴趣爱好。我努力争取每一次志愿活动的机会,通过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懂得了奉献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并且收获了友谊。

但自己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和低落。那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渴望了解,同时又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无能为力,深感迷失和怅惘。自己也曾“贪心”过,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学,却不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这样的迷茫并没有困扰我太久,意识到这些困扰后,我选择大胆尝试,尝试了很多自己想尝试的事物,大胆试错。在这个过程中,我积极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倾诉,征询意见和寻求指导,我由衷感谢一路上所有给过我帮助和关心的老师、师兄师姐和同学们,感激学校和学院给了我得以施展自我的良好平台和机遇。

尽管一些事物看起来很好,但试过之后确实不合适自己,那就要敢于放手、及时止损,把精力放到有意义且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学会选择和取舍,让我不再钻牛角尖,不再否定自己,与自己和解,更加的相信自己。

“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此生尽兴,赤诚善良。”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这样,也希望给身边的人带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