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吴思静):繁花之路道阻且长,向阳而生野蛮生长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访问量:


吴思静,乐山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乐山师范学院校设一等奖学金;乐山师范学院“校园之星”、“三好学生”等称号;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省级铜奖、校级金奖、“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分析检测实验竞赛省级三等奖;深耕于学科前沿阵地,围绕中药渣腐技术开展研究,成功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在校期间累计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10余项,院级及校级荣誉20余项。

繁花之路道阻且长,向阳而生野蛮生长

积跬步,成崇高——汲取力量,奏响知识的乐章

高尔基曾言:“知识是进步的阶梯。”我深信,知识乃人生旅途中最珍贵的宝藏,是驱动我们前行的无尽力量。踏入大学校门,一切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我为自己设定了高远的标准,力求在每件事上都追求卓越,绝不甘于人后,更不满足于平庸之辈。大学的学习生活,少了高中时老师的严格督导,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自觉与自律。然而,人性本惰,如何在这自由广阔的新环境中保持方向,不陷迷茫,持续奋进?制定学习计划,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了明确的规划,学习便能有的放矢,效率倍增。每当一项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心中便涌动着满满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又化作新的动力,激励我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此外,我也明白“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哲理,日积月累乃是学习之最佳途径。开学初的第一个学期,面对专业课的学习,我实则心中忐忑,毫无把握。由于地域教育的差异,我在高中仅有一年化学和物理的学习经历,而大学中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于我而言,犹如天书一般,学习起来异常艰难。起初,我心中充满了抵触,总觉得自己在基础上已与他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如何能够跟上大家的步伐?然而,我不甘心就此放弃,不亲自尝试一番,又怎知自己真的无法胜任?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力求把能弄懂的知识都掌握牢固。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与学习中,我渐渐多了一份自信,开始愿意主动去探索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知识领域。

经过持续的探索与努力,我的专业能力犹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茁壮成长,日益精进。实践动手能力也在无数次的尝试与挑战中,如同被雕琢的璞玉,逐渐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学习成绩,就像那不断攀升的阶梯,一步一个脚印,连续三年,我的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排名均独占鳌头,平均学分绩点高达4.03,这不仅是数字的辉煌,更是我学术追求的坚实烙印。连续三年,我荣获校设一等奖学金,更被授予“校园之星”“三好学生”等光荣称号,这些荣誉如同我人生旅途中的里程碑,见证着我进步。

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我也未曾停止对自我全面的提升。我积极投身各类考级考证的征程,一路披荆斩棘,顺利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的考验,更在教师资格证的考场上大展身手,赢得了通往教育殿堂的通行证。而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获得,则是对我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的强力赞誉。

超越边界,挑战无止境——在竞赛中学习,在竞赛中成长

少年自当怀揣凌云之志,我紧握这宝贵而有限的学习机会,勇于挑战,积极申报并成功主持了一项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与团队成员们的紧密合作下,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最终我们的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了寥寥可数的优秀结题项目之一。在研究的深入探索中,我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成功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目前它们正稳步推进,均处于实质审查阶段,这是对我们智慧结晶的初步肯定。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凭借着这一项目的丰硕成果,满怀信心地征战“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最终荣获省级铜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实力的彰显,更是对我们不懈努力和勇于探索精神的最好回馈。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践中,做到以赛促学,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好学习的知识。我很感谢当时勇敢迈出第一步的自己,之前的我很害怕失败,更害怕表达。如果刚入学的时候,让我一个人站出来去陈述我们自己的项目,我是万万不敢也是绝对不会的。而在大二那年,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下,我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再畏惧,不再犹豫,而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参加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勇敢地踏上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

在经验丰富的师兄带领下,我在学校里组建了一只全新的队伍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队伍成员覆盖化学、数媒、营销等多个专业,但全新就意味着没有经验,我们团队里除了一位师兄有过竞赛经验,其他人根本全都是竞赛小白。第一次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我们团队毫无经验可言,完全不了解竞赛的规则,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学习。一开始,我无时无刻都在后悔自己做的决定,未来我们团队该如何完成这个项目,我无从得知也无从下手。但我的师兄他无时无刻不在鼓励我,我们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也都没有放弃,而是越挫越勇,团队在指导老师的一步步帮助下经历了百余次打磨,无数次内容修改,10万字以上的商业计划书和5分钟的演讲稿改了又改。从无到有,从窘迫到自信,在一次次打磨中,团队逐渐掌握技巧,在各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我们的项目“渣秸净”获得四川省国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在一次次拼搏中,我们不仅仅赢得了荣誉,更是对自身能力的巨大提升。

洞察万象,志在践行——在实践的舞台上磨砺前行

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在志愿服务中学习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样弥足珍贵。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让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希望社会的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也希望在服务中有所提升。在校期间,我参加过校园迎新、防疫志愿者、图书漂流等志愿服务,为同学们服务,我感到幸福和满足,也许是这种帮助别人后获得的获得的满足感,让我对志愿服务充满兴致。2023年7月,我报名参加四川省的“逐梦扬帆计划”,并成功通过双选进入乐山市海棠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这是我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我倍感珍惜。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我做的和社区工作者一样的工作,帮助大家解决各类社区纠纷或是安全问题。同时,由我主要负责的“星愿”暑期班也得到了相关媒体报道,我倍感骄傲。为此,我也获得了“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和“先进个人”称号。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学会如何去与人交流沟通,如何去处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逐渐成长,在思想上我也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入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习理论知识,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未来,我也会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贯彻实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远做则必成。”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让不远的未来越来越值得期待,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我会继续学习进步,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我会为之更加努力,更加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