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铃,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2 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初赛和复赛荣誉证书、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特等奖、四川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促进四川城乡儿童高质量发展的在地化实践”专题论坛师范生组征稿特等奖、成渝地区小学教育联盟第三届贝根杯征文大赛一等奖、2024年度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评审一等奖;专注学科前沿,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师教材使用,以主研人员身份参与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国家课题、2023年度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示范区(实验区)专项市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校级课题结题;曾任班级学习委员,所在班级被评为优良学风班。
以初心筑梦,以使命育才
学——书山勤为径,初心绘梦圆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与山川共舞,与湖海同歌。”大学时光,如一幅待绘的画卷,我于其上勾勒梦想的轮廓,明确前行的方向,为实现人生理想不断丰满羽翼,展翅翱翔。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启迪。过去两年的大学时光,如同一块磨刀石,将我原本略显笨拙的羽翼逐渐打磨得绚烂夺目。我始终坚信,学习是成长的阶梯,每一堂课都是我攀登高峰的基石。因此,我总是提前步入教室,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仿佛一位即将踏上征途的勇士,整装待发。课堂上,我紧跟老师的步伐,思维与老师的话语共鸣,笔尖在书本上跳跃,记录下每一个知识的火花。我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成网,形成清晰的学科逻辑体系,让知识真正内化于心,成为我智慧的源泉。
课余时间,我亦不忘锤炼师范技能,常至教科大楼一楼,一笔一划地练习粉笔字,每一笔都倾注了我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过去两年的辛勤耕耘,我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大二学年绩点排名年级第一,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三笔字五级证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等证书纷至沓来,它们是我努力的见证,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同时,我还荣获了校设综合一、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我为班级、为学校所做贡献的认可。
作为班级学习委员,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与老师、同学紧密合作,多次组织班会及团建活动,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主动关心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优良学风班的评选中,我班凭借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班风,荣获了“优良学风班”的荣誉称号,这是对我们全班共同努力的最好回报。
研——赛场磨励志,学海竞风流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锻炼意志、挑战自我的舞台。我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
谈及竞赛,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的经历尤为难忘。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家级师范比赛,经过院赛、校赛的层层选拔,我有幸进入决赛圈。在“教学设计”环节,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一次次的困难,我并未退缩,而是在指导老师王春燕老师的远程指导下,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过程,从内容的选取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再到课件的制作,每一步都力求完美。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细致打磨,成功制作出《<夏日绝句>中借古讽今的习作手法》微课,在169所院校的2662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并成为学校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个特等奖学生。此外,我还在成渝地区小学教育“贝根杯”征文大赛中,从25所联盟高校的220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教学设计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不断追求进步、勇于挑战自我的鼓励。
假期里,我如海绵一般,不断汲取着四面八方的知识,深刻体会到了“厚积薄发,笃行致远”的重要性。我深知,人生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保持学习新知的勇气和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积累知识,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破——破茧成蝶处,实践绽芳华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愈行达。”大学期间,我深知自我超越的重要性。我不仅要将知识纳入囊中,更要将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断打破“心理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审视世界。大二时期,我有幸参与的研究项目成功立项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国家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机制研究”、2023年度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示范区(实验区)专项市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普通高中教师教材使用模式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于课堂视频分析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问答研究”校级结题。参与的人教社项目开题报告的撰写,并在3月19日举行线上开题论证会。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收集全省30份子课题项目申请书,参与子课题研究。撰写的2024年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评审书也正在申报成都市项目阶段成果奖。
课题研究不仅给了我许多启发,还帮助我选定了我的毕业论文题目。结合课题内容,我撰写了《基于课堂视频分析“教-学-评”一致性——以上海市某小学数学课堂为例》的论文,投稿参加四川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促进四川城乡儿童高质量发展的在地化实践”专题论坛,获师范生组征稿特等奖。这一过程中,我不仅深化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更提高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行——躬行践初心,逐梦向远方
我始终怀揣着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热爱与执着,愿求知于高校,用知于家乡。我怀揣着初心,在高校中磨砺剑锋,期待着在故乡的讲台上亮剑,以知识点亮学生的梦想,共筑民族的未来。
2022年积极投身于社区防疫防控工作、加入“心姐信箱”志愿服务团队,希望不断传递志愿者精神,温暖每一个人。每个假期,我都会前往不同的实践单位进行实践学习,撰写的实践报告还获得两次优秀实践报告。此外,我还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的荣誉证书。
大一下期至今,我每周都前往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跟随袁老师学习,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还和本班的实习教师一起制作班刊。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深刻体会到校内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要在实践中辨证看待书本知识。书本中的数据和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我相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只要我兼顾各个方面,做到主次分明,并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去坚定地执行,我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充实。学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是一扇通向知识、成长和未来的大门。在这扇门缓缓开启之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我将审视自己、活跃自己、超越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未来的挑战。在奋斗的岁月里,我将全力以赴,于高山之巅见证大河奔涌的壮丽景色,于群峰之上感受长风浩荡的豪迈情怀。我相信,只要我怀揣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