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汉族,中共预备党员,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康复学院教育康复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曾连续两年获校设综合一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三好学生”称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儿童康复技能赛项预选赛三等奖;乐山师范学院师范生三笔字书写能力竞赛复赛一等奖等。乐于实践,参加志愿活动20余项,连续两年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康复中心从事志愿服务。勇于创新,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智能机器人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机制研究》获省级立项;《如影随形—搭建家校师协作的数字平台》获校级立项。
红心向党,信念领航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进入大学后,我最先坚定的便是要入党,这一路走来从未动摇。我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后,党的先进理念和优良作风深深影响着我。通过参加党课学习、党史研讨等活动,我不断加深对党的理论和宗旨的理解,为人民服务、为教育康复事业奉献的信念始终引领我大步向前。我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成为特需儿童康复路上的一束光,而党的信仰就是我在这条充满挑战的专业道路上不断奋进的最强动力,激励我在教育康复领域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誓言。
书山觅径,知识为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起初,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我有过迷茫,但于专业知识的探寻,我始终怀揣炽热之心与执着之念。“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面对多元的、复杂的理论和技术,无数个日夜,我在书本、笔记中总结思考,我逐步构筑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并能将所学巧妙运用于实践中。从与特殊教育相关的理论到康复实操技巧,这些知识之光驱散了实践中的重重迷雾。面对棘手的教育难题,我能凭借书中所学,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复杂的康复训练场景里,知识又成为最可靠的指引,让我准确判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灵活调整训练策略。凭借不懈努力,我也多次荣获奖学金与荣誉称号。但我深知,优秀的成绩仅为往昔奋进的印证,这只是起点,远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我去开拓。
踵事增华,爱伴童行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踊跃报名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锻炼自我的专业能力,有幸获得了2024年乐山师范学院国家通用手语与国家通用盲文技能竞赛盲文书写竞赛专业组优秀奖、盲文阅读竞赛专业组三等奖、“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技能大赛选拔赛二等奖等诸多奖项。同时,我也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创新力,为教育康复领域注入新活力。当然,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特校行”志愿者活动、加入我校儿童教育康复中心的动作康复小组等,将满腔热忱与专业学识传递给那些亟待援手的特需儿童。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康复中心的实践经历是我大学时期尤为宝贵而难忘的记忆。在康复中心,我从协助学长学姐为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到学会自己进行评估、制定IEP并实施训练等一系列流程,再到成为完成康复服务的中坚力量。这一路走来,有过焦虑与无助,但更多的是收获了经验与精神的富足。我“捧着一颗心来”,为每一个遇见的特需儿童,用真挚的爱与专业的技能伴随他们前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
素履以往,不负韶华
我在大学的工作经历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是我青春中珍贵的宝藏。担任公寓民主委员会自律部副部长时,我认真负责地维护学生公寓的秩序和环境,学会了用真诚沟通化解矛盾,平时还协助组织各种活动,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我还时刻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的支持和鼓励。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活动,普及心理知识,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我还有幸担任24级教康班的代班,热情地帮助新生们适应新的环境,解答他们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以朋友的身份陪伴他们度过了较为迷茫的时期。当身兼数职时,忙碌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工作经历铸就了如今自信坚定的我,赋予我底气与勇气,去拥抱无限可能。
心怀感恩,喜迎花开
踏上教育康复学的漫漫征途,站在大三的路口回望,往昔岁月满是拼搏的印记。“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那些挑灯夜战的时刻、攻克难题的瞬间,都在师长的悉心教导、同窗的热心帮助与家人的默默支持下,化作成长的坚实阶梯。我满怀感恩,幸运地投身于教康事业,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实践中见证特需儿童的纯真与坚韧。“大步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沿途风光月霁,荆棘也开成了蔷薇”,这一路的磨砺,皆是成长的馈赠。我坚信,只要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就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的青春将在这满是爱与责任的征途中化作一路繁花,璀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