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校长奖学金获得者(董杭川):执青春之笔,逐梦扬帆起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访问量:

董杭川,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21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连续两年获得校设综合奖学金;获得“优秀大学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一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第十二届、第十四届)、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及创意”挑战赛四川省二等奖等奖项。专注学科前沿,立项并结题国家级大创一项、省级大创两项,围绕旅游地理与景观设计开展研究,已发表国际和国家级期刊共3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第三期“乡村振兴后备人才育苗班”以优秀结业。曾任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组织并参与“旅游嘉年华”等大型活动。

执青春之笔 逐梦扬帆起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始终相信: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进入大学以来,我怀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一直为其付出努力,脚踏实地,不断进取,连续两年综合成绩进入专业前5%。回望大学生活过去的三年,仿佛一晃而过,更让我珍惜眼前的光阴,回顾过去,思考未来。

科研竞赛:潜心笃志,积极探索

除专业课程外,我较为注重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重新回味一路走来的历程,似乎感触良多,十分感谢陪我一路走来的每个团队和指导老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两段经历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策划大赛(2021年)和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2023年)备赛过程,两次竞赛间隔两年,中间也有多次竞赛相关的参与和训练,我觉得前者和后者,是本人对科研竞赛的初次接触到逐渐熟知的过程,也是我从小组成员到小组队长的身份的转变,我明显的意识到自己确实获得到了成长和锻炼,但仍然还有大量的成长空间等待去发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自己想要到达的明天而努力,即使结果不如意,也不必气馁,重要的是自己去做了,便没有事后的遗憾与懊悔。

带领我接触到科研竞赛的是大一时在学院分团委组织部的部长师姐,部长师姐对我的信任,对于初进入大学校园的我来说,是第一次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于是我欣然接受邀请,成为了闪闪红星队(团队名称)的一名团队成员,在竞赛的前期准备和执行过程中,团队其他师兄师姐们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时我才发现自身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师姐作为团队队长认真负责、谨慎细微的品质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每个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耐心沟通交流也是相当重要的。那一段时间,小组工作群里充满了各种文献资料、网络素材,有时候赶进度,就白天上课学习,晚上聚在教室里熬夜加班,每一个人都很疲惫辛苦,但每一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最终历时6个月,通过团队每个人的齐心协力,形成了一件承载着每一个队员希望的精美作品,通过校赛立项答辩、入围省赛,获得西南赛区二等奖,给了每一个成员满意的答案,也是我第一次获得省级奖项,这为后来的科研竞赛提供了莫大的鼓励和信心。

在2023年参加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有着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极其负责的良师,从最开始的组队、选题、策划、实地调研、视频拍摄、后期剪辑配音、调研报告撰写、反复修稿、定稿、到最后的提交作品。在那个酷热的暑假,我们始终坚定且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做好每一阶段的任务,与指导老师保持交流。我作为此次项目的团队队长,全程参与项目的起草和落实,对团队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一个组长的基本要求。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身为视频中的出境角色而天生腼腆的我,需要穿戴道具服装,在络绎不绝的东郊记忆工业遗址景区拍摄若干个作品镜头,并同时要求在游客面前录制几段讲解,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可是一想到我是整个团队的负责人,一阵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战胜所谓的“社恐”,完成了相关的拍摄任务。此段经历仿佛使我怯场的性格发生了转变,从此在一些人多的场合,也能够鼓起勇气发表演讲。在后期的调研报告撰写中,作品整体的质量欠佳,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控下,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八月的一天凌晨,良师的一通电话叫醒了熟睡的我,并叮嘱了相关作品进度和修改意见,面对良师因为我们几个团队的作品质量而寝食难安,我也再次感受到了身为负责人身上的担子重量,发自内心对指导老师极其负责任的感激和钦佩。最终在经历一番挫折后,团队成功在作品提交日期截止前两天完成了作品的提交,并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过程很艰难,我们每一个人都凭借一腔热血坚持了下来,不想服输,不想放弃,最后发现,挺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学生工作:行远自途,再接再厉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以奋斗而深华。刚进入大学校园时,我要求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专业学习之余,争取多参加校园活动或团日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经历。我在大一时加入了分团委组织部成为一名小干事,大二时担任分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在大三时竞选成为分团委副书记。三年的团学工作给予了我许多锻炼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我从一个性格胆小过渡到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这要感谢陪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感谢那时的我能够勇敢挑战自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论天有多高、海有多阔,我们都应该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学生工作或志愿实践活动中,如组织青春团校、迎新活动、旅游嘉年华等,我积极与老师合作,密切配合,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

去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入了解三线建设历史、讲好三线建设故事、弘扬三线建设精神,深刻体会三线精神的核心要义,照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前进道路。在指导老师的协同下,我带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绵阳、射洪及成都等地开展“追寻三线建设 弘扬三线精神 新时代建新功”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工业遗址的魅力、体会城市发展的变迁、回味过往岁月的记忆。除了实地参观,团队还通过讲解的方式,将所见所闻拍摄制成了视频,在平台上进行宣传,将故事传递给更多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心怀感恩,逐梦前行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我的本科学习还有不到一年就要结束,我将更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克服缺点和不足,发扬成绩。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让我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感谢学院各位良师的关心和栽培,感谢一起“并肩作战”过的每一位同学,激励我在有限的青春里自由生长、坚定信念,让我能用青春的笔,去描绘属于我的逐梦之路!